服务项目
从供给侧改革破题 打造“快递航母 ”
编辑:上海天天搬场运输有限公司时间:2016-03-12 19:31
“快递‘最后一公里’面临的‘门难进’,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,他没想到整日穿梭在城市间的快递员,在一些物业公司眼里竟成了“不受欢迎”的对象。“无论是为了快递员的职业尊严,还是为了行业长远发展,都要求我们必须寻找新的路径,解决快递服务‘最后一公里’的难题。”马军胜委员感慨。事实上,不只是“门难进”,“路难行”等末端投递问题亦是制约快递业健康发展、提升服务质量的一个瓶颈。
据统计,全国快递业务量每天平均七、八千万件,以7亿城镇常住人口计算,相当于10人中就会有1件快递。然而由于缺乏合法身份,加之影响市容和交通,作为现阶段支撑快递揽收和投递主要运输工具的电动三轮车,在部分地区遭遇禁止上路的窘境。“这与当前城市快递服务的现状、居民生活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,急需解决。”马军胜委员认为,社会问题就要利用社会化方式来解决,快递“最后一公里”是个综合复杂的问题,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加快建设快递末端平台,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快递末端平台建设,支持快递末端服务平台形式多样化,加快制定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国家标准,并把智能快件箱纳入城市规划、住宅设计和建筑相关标准等。
“快递员最大的烦恼是等着用户来取,一家家打电话送既影响投递效率也影响收入,而用户也担心隐私泄露及送货上门的安全性。”马军胜委员说,智能快件箱是破解快递进社区、学校和写字楼等区域难的一大利器。而很多社会资本已经进入这一领域,目前通过智能快件箱投递的快件已占到总量的2%,对缓解“最后一公里”投递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当然,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仅是当前制约快递业发展的短板之一。马军胜委员坦陈,7年来快递业年平均增速均保持在50%以上,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匹“黑马”,服务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。但快递企业规模小、实力弱、经营分散,产业集中度低,运营和管理能力滞后,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突出,“‘十三五’期间,要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航母级快递企业,扩大快递有效供给,带动快递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”。
“加快快递供给侧改革,就是要以市场化需求为导向,按需而变,按需调整。”马军胜举例说,快递下乡、农产品[-1.06% 资金 研报]进城,这个双向流通便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很好注解。要推进快递服务向多元化、规范化、精细化发展,拓展仓储、冷链、金融、保险等一体化增值服务,推动快递企业走出去。“美国服务制造业的快递占其快递总量一半份额,而我国目前只占10%,未来市场还有很大空间。”
至于如何打造“快递航母”,马军胜委员认为,要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和特点,坚持市场化运作,发挥政府引导作用,支持企业兼并重组、上市融资,指导企业分类施行差异化发展策略;支持骨干快递企业提升航空运能,在重点机场建设快件航空绿色通道,支持企业组建航空货运公司;支持骨干快递企业强化地面运能,例如扩大快递公路甩挂运输应用范围;加快推进高铁快递示范线工程。
“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也不可少。”马军胜委员建议,中央、地方财政资金对快递基础性公益性建设项目予以重点支持;同时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快递基础设施建设,研究落实快递行业相关税费政策等。“做好供给侧改革的文章,补齐短板,打造航母,带动行业转型升级,快递业大有可为。”
马军胜,男,汉族,1961年8月生,山东宁阳人,199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毕业于南京邮电学院电话交换系,工商管理硕士学位,教授级高级工程师。曾任广西邮电管理局副局长,邮电部计划司副司长,国家邮政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,国家邮政局党组书记、局长,信息产业部党组成员。现任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,兼国家邮政局局长、党组书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