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项目
速递易或将被卖:1元钱取件费遭抵制 持续亏损
编辑:上海天天搬场运输有限公司时间:2017-05-18 08:40
2017年4月8日,速递易母公司,三泰控股宣布对成都我来啦网格信息技术公司(速递易),减少注册资本11.52亿元,解散并注销了速递易科技有限公司。曾经跑在快递柜市场最前面的速递易,正在陷入一场被各方抛弃的尴尬场景。在这场号称争夺物流最后100米的竞争中,速递易起来得猛,衰落得也快。
3年时间,从市场宠儿到弃儿,速递易到底经历了些什么?
1元钱,戳破第一的幻觉
到2015年年底时,速递易已经快速进入了79个城市,布下4.9万台智能快递柜。这一年,速递易的用户突破4 000万人,每天从快递柜里取走的包裹超过100万件。论规模与用户,速递易都是这个行业的第一。
第一的泡沫很快被一条新的短信戳破。
2016年双十一后,重庆、台州、南充、潍坊、襄阳5个城市的用户发现,开箱码短信中多了一句提示,“本次为你免费存放4小时”。速递易的目标群体——上班族,几乎都错过了4小时的期限,要想取包裹,先给1元。
速递易“4小时取包裹,超时收费”的新政,目的是为了提高收取包裹的效率,却在用户群里炸了锅。
“凭什么跟我收费”“谁让你放入柜子的”“这是趁火打劫”“抵制速递易”……一时间,速递易的差评声弥漫各个城市。在重庆,至少有7个小区物业迫于业主压力,出面让速递易限时开箱,否则作断电处理,多个速递易的柜体和显示屏遭受了用户怒火的洗礼。
除了速递易,被骂得最多的就是快递员。有些快递员一天之内感受了几十次用户的咆哮,他们也觉得委屈,“速递易早就开始向我们收费,使用的柜子由小到大每次0.4~0.6元”。
本来想着存柜子效率高点,但随着收费制度以及日益增加的用户投诉,大部分快递员开始选择向免费或者收费更便宜的菜鸟驿站、周边便利店、小区商店等进行投递。
速递易幸运抢跑拿下了行业第一,尴尬的是,1元钱取件费就把自己置于了用户的对立面。在用户和快递小哥的抵制浪潮下,速递易实行了11天的收费新政戛然而止。
速递易掌门人补建说自己平时并不怎么看新闻、看电视,更愿意去捕捉和体验最前沿的高科技产品和创意,并试图以一个消费者的思维去进化。
也许不止于不看新闻、不看电视。打车软件补贴大战的白骨还未掩埋,悬挂在小区业主门前的各种征订箱尚未拆去,速递易就再一次挑战起了用户习惯。
泡沫总有破碎的时候,只是没想到速递易在一项项庞大数字中,自信到忘了关注一下自己的用户。
悬崖边上的三泰控股
为何速递易如此迫切,在这个市场还在初期培育阶段,就开始向用户伸手?
巨大的成本压力以及持续的亏损或是主要原因。
回溯速递易的发展史,三泰控股为了快速把这个万众瞩目的孩子拉扯大,从2013-2015年,先后4次通过配售与定增,在公开市场共募集资金72.72亿元。其中绝大部分钱砸向了速递易。
资本喂养的效果显著:目前速递易业务布局已扩张到全国79个城市,落地网点53 450个,积累用户近4 000万人,日周转包裹数量超过100万件。
快速增长的规模,完全是靠海量资本在支撑。简单算一笔账:速递易的每个智能柜成本是3~4万元,仅是硬件费用,速递易就投入了16~21亿元,再加上落地费、场地使用费、电费、网络费、人工费、短信费等一样也不能少,一刻不能停的费用,速递易光是维持每天的运转都承担着巨大的成本压力。
收入来源方面,在推出“4小时新政”之前,速递易主要靠向快递公司收取开箱费及柜面与智能屏承接的广告费。
根据在速递易工作了3年的员工描述:每个月的快递员投递费确实带来了一些收益,在小区位置特别好的网点,每个快递员每月用掉100元不成问题。但随着线下同类选择的增多,这种收益正在快速下降。
至于广告业务,该员工回忆,之前陆续做过大闸蟹、枇杷、五常大米、金惠家、富顿、飞贷的广告,今年开始,广告更新得越来越慢了。
相对于前期的巨额投入,这两项收费效果并不能缓解速递易的成本压力。于是,速递易才把目光瞄准了基数庞大的超时费。
找不到强有力的盈利模式,速递易的规模就成了流血的伤口。数据显示,三泰控股2015年亏损3 792.8万元;2016年亏损12.69亿元;2017年第一季度,亏损也将近3 000万元。
面对股东代表的连续发问,三泰控股在压力之下,有了新的规划。
它准备换一种逻辑将这个入口级的故事讲下去,三泰控股给速递易构建了一个社区服务系统。在这个系统里,速递易不再是一个收发柜,而是连接的中心。
补建如此展望:以速递易App为平台,实现用户与社区生活服务的连接,在获取用户数据后,发力社区金融。
雪球上聚集着不少股票高位被套的投资者,对于速递易新一轮的故事,有人颇为悲愤地写道:“速递易在那上面玩社区金融?按数字都XX反应那么慢,骗谁呢?”
撬不动的千亿元级市场
自第一台快递柜落地开始,市场对速递易盈利模式、行业壁垒、核心优势的质疑声就没有断过。补建对于这类声音,一直抱着“受得了多大的诋毁,就经得住多少赞美”的心态。因为他认为,所谓的盈利模式不清晰,是因为自己处于别人“看不懂”的阶段。
有了这样的自信,加上一路领先的市场规模和资本追捧,补建开始产生了自己可以和行业巨头掰掰手腕的想法。
2015年,顺丰、阿里巴巴先后找到速递易,表达了入股共同建设的意愿,但速递易与两大巨头的商谈先后谈崩。“整体估值谈不拢,30%~40%的股权比例是无法接受的”,速递易拒绝了巨头们的强势加入。
2015年6月,顺丰联合申通、中通等公司投资5亿元创建了深圳市丰巢科技公司,并在速递易举步维艰的2017年,拿到了25亿元A轮融资。菜鸟、京东、中国邮政等巨头也不甘人后,纷纷建立自家的全国自提点。除了这些传统豪强的布局外,还有创赢联盟(云柜+富友+中集)、1号柜、递易等第三方公司的加入,快递柜已经成为新的红海江湖。
速递易一个人在市场唱独角戏的日子,早已一去不复返。这给速递易未来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多变数,没有基础包裹流量的速递易将受到各方掣肘。以丰巢为例,试想这几家的包裹会让快递员送入速递易的柜子吗?没人使用的速递易,其存在的必要又当如何呢?
3年前,在成都郦湾大酒店6楼博鳌厅的股东大会上,被媒体、投资者重重包围的补建,豪言三泰控股要超过五粮液的600亿元市值。第二大股东天图资本也说,三泰电子值100亿市值,美元!
然而到今天,补建口中的五粮液市值已经超过1 700亿元,而三泰控股的市值却不足百亿元。
企图以几十亿元的资本和一己之力,领跑一个千亿元级别的市场,速递易的悲情命运从一开始就已注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