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项目
物流基地配送:虽受欢迎,规模发展难
编辑:上海天天搬场运输有限公司时间:2014-01-27 13:37
在城市发展会员制、农产品直接配送进小区,不少合作社以此尝试,让新鲜蔬菜实现从基地直接上餐桌。但这看似一举两得的模式背后,却面临不少困难,让合作社产品进城的步伐减速。
宅配送保证品质,消费者挺欢迎
“实行会员制,新鲜蔬菜宅配到家,这会是一种发展趋势。”1月13日,高密市李村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涛告诉记者。
2012年8月,冯涛受日本合作商的邀请,前往日本多个城市考察了七八个农场。当地农场蔬菜配送上门的经营模式让他很受启发,于是,同年秋天,冯涛在自家合作社里运行蔬菜上门配送服务。“截至目前,我们的配送范围已经从高密发展到青岛市,注册会员有1000多户城市居民,”冯涛说,“因为方便快捷,市民能吃到质量有保证的新鲜蔬菜,大家对此都很欢迎。”
冯涛介绍,在注册会员的管理上,他采用分片管理的形式:将相近或者相邻的会员归纳合并,根据各自需要,从周一到周五对不同片区进行一次上门配送。“上门配送的产品以合作社生产的有机蔬菜为主,将10种蔬菜放在一个保鲜箱里,每种蔬菜大约1斤左右,基本能满足三口之家一周的消费。”冯涛说。在他看来,通过这样的经营模式,产品得到了认可,市民也乐于参与其中。
单打独斗城进,扩大规模有点难
单打独斗发展会员配送制,带着自家产品进城,对合作社来说是好事,但对不少合作社来说,想要扩大规模,也面临不少困难。
昌乐华安瓜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继斌告诉记者,从2012年3月份,合作社开始发展该模式,靠着身边朋友的“口耳相传”,慢慢敲开了自家产品进城的大门,截至目前,会员只有潍坊市内的300多家。
“合作社作为一个农产品生产基地,最擅长的是生产管理,让我们种出好东西不难,”赵继斌说,“经营管理却是我们不擅长的,因此,搞配送营销什么的,有点犯难。”在他看来,合作社发展此种模式,实际上是为产品进城寻找的一条销售渠道,而社员自身缺少经营管理的本事,年轻的专业人才又不愿加入,产品想要规模化配送,集体进城有点难。
与此同时,在产品下单、包装、运输等环节中,合作社同样缺少专业团队,只靠种地农民亲力亲为的配送方式也影响了其规模发展。“就是与专业公司合作,降低物流成本,也要等会员的数量和范围达到一定规模后,才会考虑,”冯涛说,“如果要发展随时订购随时配送的形式,人员、设备等方面也都需要不断健全完善。”